下图是两个一摸一样的视频,在统一个帐号里分两天发布,点赞数一个是1000多,一个是73W,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一、为何点赞差这么多?
两个视频的本质差异是目标意向(goal intention)和执行意向(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的差别,他们有啥区别了?
目标意向只说明目标过程的终点是什么,而执行意向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个体将执行的切当行为计划。
执行意向又称“假如-那么”计划,“假如”联系关系的是情境线索,“那么”联系关系的是目标导向行为,即假如碰到情境X那么我会采取步履Y以达到目标Z。不要小看这个“假如-那么”计划,它能明显改变用户行为,进步目标实现的概率。
行为科学家凯瑟琳.米尔克曼和同事们在一家可以免费为员工打针流感疫苗的大型公司展开了一项研究,在这个实验中,所有打疫苗的员工都收到了一封提醒信件,但执行意向上有区别。
A组,通知邮件,无需员工填写信息
B组,员工需要写下他们预备打疫苗的日期
C组,要求员工不仅要求收件人写下日期,还要写出详细时间点
结果就是,有日期和时间点的C组完成率比没时间点的B组高2.7%,比没日期和时间的A组高出4.2%,所以简朴的执行意向就能明显进步目标实现的可能。
所以两个视频点赞数的差异,就是由于一个有明确的执行意向“假如你们想钓鱼不再难题,那么记住这个口诀”,而另一个是典型的目标意向,只有“钓鱼不再难题”这个目标而已。
现在,我们知道了执行意向很重要,那么如何设计执行意向让用户点赞?
二、如何设计执行意向?
根据上文定义,我们得出执行意向的公式为:
所以设计执行意向,就是要设计2个任务:预期启动该行为反应的恰当情境;确定促进目标实现的行为反应。
例如,设计一个“多运动”目标的执行意向,行为方式可以设定为“以走楼梯取代搭乘电梯”,情境线索可以设定为“办公室的电梯口等电梯”。这时,一旦他走到电梯口,就会在等待电梯这一枢纽情境和走楼梯这一目标导向行为间建立了强烈的心理联接和执行意向。那么如何设计情境和动作了?
设计情境的核心是埋伏相似线索和利益线索
相似情境线索:饭后嚼益达,收礼只收脑白金;
详细利益线索:小饿小困喝点香飘飘奶茶,困了累了喝红牛等。
我们来看个大爆的带货视频里提供的两类线索:
相似线索包括:假如“胖的人穿衣服裹着像蝉蛹”/假如“胖的人常常瘦不下来”利益线索包括:假如“想要不显肚子有腰感” /假如想要“不显手臂粗”
这个带货视频里,它埋伏了4个重点情境特征线索,由于相似性和利益性而收成了76w点赞。设计行为的核心是步履清楚简朴和提供自我效能感步履清楚简朴:购买穿上/搭配一件提供自我效能感:穿上瞬间有腰了/搭件衣服就不显手臂粗了。
正如钓鱼视频的“记住这个口诀”,既有简朴的步履号召,又有充足的效能感,究竟谁记不住一个口诀了?良多视频都提供了一个公式,一张图,一句话,一个动作等步履方案,既清楚简朴,又能给用户提供自我效能感。
这就是设计执行意向,通过强化认知记忆来增强个体情景线索识别能力,在一定的情景或前提刺激下,执行意向被自动/有效并且无意识地启动,并且让形成了执行意向的人按照预期的方式步履,视频的点赞量天然轻易进步了。
但有时候,我们也设计了执行意向,但效果仍是一般般了?为什么了?
三、影响执行意向的因素?
越是难题的目标,设计执行意向越有效在一项有关执行意向的研究中,让大学生们列出他们想在寒假期间完成的两个目标,一个是难以实现的目标,而另一个目标是轻易实现。对于每个目标,学生们必需确定开始时间和地点以形成执行意向。
结果是,对于轻易的目标,有没有执行意向影响不大;但难题的目标,执行意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完成率是 62% VS 22%。
所以用户针对视频的行为,如点赞,珍藏,转发,评论,购买,难题程度依次晋升,设计执行意向的有效性也依次进步,钓鱼视频在收成73万的点赞的同时,更带来了11万的珍藏转发,也正由于足够高的珍藏转发率才推高了视频的高播放量和高点赞量,所以执行意向在
抖音的算法机制里就是放大器。
越是内驱的目标,设计执行意向越有效。
案例来源于效率火箭
英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他们将250个人分成3组,检测不同组在不同前提下的步履概率。
第一组,被告知接下来两周要锻炼第二组,在此基础上,还被要求看了一个展示运动好处的激励视频。
第三组,在前两组的基础上,被要求写这样一段话“永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授室、不封地、不生子”,“我会在X时X地,运动至少20分钟。”
终极,3个小组中,2周内进行运动人数的执行比例依次为:38% VS 35% VS 91%一个简朴的书面承诺让锻炼逐渐成为用户内驱的目标,再加上明确的执行意向就带来了更大的结果差异。
所以要想让用户步履,就要找到用户的内驱的目标和设计明确的执行意向。越是自觉性低的人,设计执行意向越有效。
搞创作的人常常说必需有灵感才能写作,所以在创作的时候老是找借口拖延,自觉性低。
但一项研究表明,给搞创作的人明确的执行意向,不仅能带来更高的创造量,还能带来更多的灵感和更好的质量。
研究将大学教授们被分为三组:
第一组被禁止写作,第二组在只有灵感时才写,第三组被迫铺排了50个写作时间,且要求不管是否想写,必需在划定时间里写完。结果显示,第三组比第二组写的页数多3.5倍,而第二组只比第一组写得稍多一些。
那质量如何呢?
被禁止写作的人每隔5天就会有一个新创意,等待灵感泛起的人每隔2天有一个新创意,而有固定写作时间的人每隔1天就有一个新创意。因此,被铺排了写作时间(即执行意向)的人不仅写得更多,而且有更多创意!